根据遂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级各文艺家协会换届实施意见》精神,经中共遂宁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遂宁市戏剧家协会于8月29日上午,在市城区镇江寺影剧院召开了遂宁市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遂宁市文联主席唐文清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她希望新一届剧协领导班子要团结广大会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中共遂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创演更多更好的的优秀文艺作品,做“文化提升行动”的排头兵,为遂宁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由遂宁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世虎主持,来自市音协、市美协、市书协、市曲协、市杂协、市舞协、市摄协、市收协、市民协、市春苗杂技团等协会嘉宾以及时剧协会员代表、四川省民生报道网、遂宁日报、遂宁电视台、《遂宁新报》等新闻媒体记者90余人参会。
遂宁市戏剧家协会成立于1986年9月,现有国家级会员3人,省级会员38人,市级会员160人,会员单位3个。
建会30余年来,全市会员不忘初心,潜心舞台艺术来耕耘,服务基层,扎根人民,坚持常年送戏下基层演出。创作演出了《马嵬驿事》《周八块》《郞当驿》《尉迟恭背鞭》《状元背妈》《姊妹观音》《燕归》《蓝天怒色》《诗酒太白》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马嵬驿事》在第五届“振兴川剧”调演比赛中获编、导、演等6项大奖,并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成都分会场展演;《周八块》获第六届“振兴川剧”调演编剧奖和优秀表演奖;《郞当驿》获第七届“振兴川剧调演二等奖”;《琼江作证》获第八届“振兴川剧”调演一等奖,并获2001年度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创作的大型现代川剧《燕归》在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剧目类展评展演中获剧目奖和表演奖,中、省、市媒体给予了广泛好评,并在全市巡演71场;大型现代川剧《蓝天怒色》在遂宁市第三届涪江文化艺术节“涪江文艺”调演中获优秀导演奖和优秀表演奖;在四川省第九至十五届小品(小戏)比赛中,《贿图惊梦》《梦》《楼上楼下》《最后的挑夫》《传伞》《村支书》《潜规则》《桃柳争春》等作品分别获得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表演和表演奖;在四川省第一、二、三届青年川剧演员大赛中,获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六个。
常年坚持送文化下乡等公益演出,年演出近200场次。过去的几年里,是遂宁市戏剧走出去最多的年份,先后应邀赴北京、成都、重庆、合川、潼南、梓潼、内江等市县进行交流演出。
从2008年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止,先后赴罗马尼亚、新加坡、加拿大、泰国、圭亚那、苏里南、特多、比利时、土耳其、韩国、美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近200场。
协会从1994年开始就以长乐街小学为基地,倾力推动戏曲传承工作。近年来,剧团在继续抓好长乐街少儿业余川剧艺术学校的同时,相继与遂宁四中、遂宁一中达成共识,分别成立了青少年业余川剧艺术学校。十多年来,共派出705人次到长乐街小学、遂宁四中、遂宁一中传授川剧基本知识,授课1952课时。指导、组织长乐街小学排练的《川剧小戏迷》以其独特的视角、精彩的演绎,入选“欢动北京”2012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演出。指导、组织遂宁四中排练的川剧表演唱《红梅赞》《拷红》《问病》《耍水》《数鸡》《变脸·吐火》等节目于2012年5月被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摄制成专题片《快乐戏园·暑期快乐遂宁行》;该片于2012年8月初在央视戏曲频道分三集播出(每集30分钟),片中不仅展示了学员们在川剧团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每集的片头都介绍了遂宁所处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工农业生产规模等情况;为宣传遂宁、提升遂宁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6月遂宁四中被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传承普及基地,遂宁一中被市文广新局命名为遂宁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传承普及基地。
川剧进校园以来,共为省川剧学校、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输送毛敏、杨莎莎、米仁果、陈静、方榆、王林等川剧学员6人,其中杨莎莎从川校毕业后,又回到了市川剧团工作。经过几年演出实践,2015年杨莎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同时,市剧协会员还承担了由省文联、省教育厅主办,省剧协承办的“四川省戏剧进校园.走进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戏剧进校园.遂宁行暨遂宁四中首届川剧艺术节”、“四川省戏剧进校园.走进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演出活动。完成了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下达的川剧动漫片《水漫金山.变脸》,《川剧绝技数字化记录与整理》的专题片拍摄录工作。
2017年着力打造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川剧《诗酒太白》已在成都锦城艺术宫公演并接受项目(剧目)验收,下步将进京汇报演出和到省内外巡演40场。